薄荷(苏薄荷) Mentha haplocalyx Briq.

【植物资源】

薄荷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,野外分布于全国各地,喜湿喜阳,常生于水旁潮湿地,药食两用,栽培的薄荷各地的品种繁多,如江苏栽培的薄荷通常称苏薄荷或仁丹草,可以提取薄荷脑、薄荷油,用于糖果饮料、牙膏、牙粉、喷雾香精及医药制品等,晒干的薄荷茎叶亦常用作食品的矫味剂和作清凉食品饮料,有驱风、兴奋、发汗等功效,因此野生的薄荷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。薄荷株高达1 m;茎多分枝;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3-5(-7) cm,先端尖,基部楔形或圆,基部以上疏生粗牙齿状锯齿,两面被微柔毛;轮伞花序腋生,花冠淡紫或白色,全株气味独特,容易辨认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薄荷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,幼嫩茎尖可作菜食,全草又可入药,具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、利咽、透疹、疏肝行气的作用,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风温初起、头痛、目赤、喉痹、口疮、风疹、麻疹、胸胁胀闷等病症。

【化学成分】

薄荷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性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。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薄荷油、薄荷醇等,非挥发性成分经鉴定包括甾体类、黄酮类、三萜酸类、酚酸类等。

【生物学观察】

野生薄荷生长较为健壮,喜水,不耐干旱,高30-60cm,茎直立,锐四稜形,多分枝。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披针形,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稀长圆形,长3-5cm,宽0.8-3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,被柔毛。轮伞花序腋生,轮廓球形,花淡紫色,雄蕊4,前对较长,伸出于花冠之外;花柱略超出雄蕊,先端近相等2浅裂,裂片钻形。小坚果卵珠形,黄褐色,具小腺窝。花期6-8月,果期9-10月。

【栽培技术】

薄荷喜阳喜湿,因此种植于土壤湿润、向阳的地块。日常管理中经常浇水,切忌干旱。